安全生产宣传片解说词之一:安全生产宣传片解说词
第一集 灾祸如虎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追求安宁和幸福的历史。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灾难始终与人类同行,灾难的阴影,总是若即若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庞贝古城的消失,使一段文明长久地沉埋于海底。
是灾难还是自然的变迁?使楼兰——这个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在历史记载中嘎然而止,成为一个千古之迷。
灾难,每年都以数十万人的生命作为代价,警醒着继续生存的人们。
美丽的阿尔稗斯山,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欢笑声里体验冬季冰雪世界,可谁知道,死神正悄无声息地降临。尽管有数百人救援,可还是有一些孩子永远地失去了生命一座经历了数百年沧桑的古镇,一夜之间被泥石流夷为平地。
生命,整个浩瀚星空中最灵长和最宝贵的精灵,在灾难面前,却是何等的脆弱。
轻得就象一缕渐行渐远的烟。
无论是农耕时代,还是工业文明时代,以及现在的后工业时代,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场所,都可以随处寻到漠视安全生产所带来的灾难,和死神掠过的痕迹。
车祸、火灾、瓦斯爆炸,以及电网崩溃。
19世纪电磁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步入了现代工业文明。21世纪的今天,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与电力密不可分。甚至有人说,电力,是人类继空气、阳光和水之后的另外一种生存元素。
正由于人类自身对电的依赖性,以及电力特殊的生产方式和存在形式,电力,这柄双刃之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一旦你驾驭不当,它就翻江倒海,它所带来的灾害,决不亚于大自然灾害。
1996年8月13日,马来西亚大停电造成整个马来半岛瘫痪,市民纷纷抢购食品和蜡烛,社会一度恐慌。
2001年2月22日,我国辽沈地区因大雾,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停电事故,导致飞机停飞,火车停运,高速公路限速,众多工厂停产。
2003年8月14日,美国、加拿大发生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电网停电事故。这场涉及9300平方公里、人数多达5000万、一天之后,供电才逐步恢复的电网崩溃事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难以估算。
美国,机场关闭,交通阻塞,援助电话达8万多个,仅是为解救那些被困在电梯的人,消防队就出动了800多次。加拿大安大略省,迫于形势,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性事故,使全世界都在反思电力的安全生产,尤其是电网的安全问题。
如果说,这些事故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的话。那么,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血淋淋的人身安全事故,就更让人触目惊心了。
2001年10月25日,某电业局安装公司在城网改造架设线路时,因施工负责人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再加上施工人员违章作业,造成两死两伤的重大事故;类似事故还有:没有布置安全措施,没有办理工作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擅自进入高压设备区域,误入带电间隔;检修线路时,不验电,不接接地线就擅自攀杆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无人监护,误碰带电设备,安全,人类演化的生命线,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穿越时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起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不安全因素,扼杀了多少员工的生命;忽视安全生产,使多少家庭,从此失去欢乐,失去幸福;每年所发生的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使多少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灾祸猛于虎。
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远以上。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社会。这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飞速地发展,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正变得日益丰富和多彩,追求和平、幸福和安宁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主题;对生命尊严至高无上的崇敬和关爱,让我们在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同时,也感受着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在给整个社会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的时候,在面对失去亲人的那一双双无助眼神和一行行悲伤眼泪的时候,每一位员工,是否都曾思考过:我们,可不可以减少,或者杜绝由于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悲剧不再发生呢?
第二集 事故探源三月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依然冰雪未融,春寒料峭。
如果不是因为一起重大事故,或许,1993年3月21日,就象过去的很多普通日子一样,在我们的记忆里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是内蒙古一座大型电厂的建设工地,上午的阳光正逐渐明媚起来,照着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9点20分,突然爆裂出一声声撕人心肺的呼叫。
祸从天降。承建单位在拆除高150米的1号水塔北侧井架时,井架突然坍塌。
事故造成16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53万元。伤亡人数之多,损失之惨重,在我国电力安全史上极为罕见。
这座出事的水塔高105米,南北两侧各立一座垂直运输井架。施工到顶后,需将井架拆除,其中北侧井架高150米,自重85吨,以7层每层4根共计28根揽风绳固定。3月16日至18日,承建单位在拆除北侧井架上的吊桥时,一次将4、3、2层上的12根揽风绳松开后,未按规程要求用导链重新拉紧,找正井架,并以3个绳卡锁紧在地锚上。而施工人员只是人工随意拉紧,而且每根揽风绳只打了1至2个绳卡。由于未使这12根揽风绳恢复原始受力状态,造成3层揽风绳均不能成为井架结构可靠的水平支撑。
3月20日开始,正式拆除井架,第7层4根揽风绳全部松开了。3月21日,为抖掉东南角第六层与第七层之间揽风绳上缠挂着的安全网和钢筋,施工人员又松开第六层东南角的揽风绳,使井架东南角减少了一个水平支撑点。在井架整体稳定性很低的情况下,15名民工登上井架作业,加上井架、料斗和钢丝的自重,使井架达到了零界荷载。此时的井架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倾倒的危险,而地面上的11名民工为了甩掉绳上钩挂的安全网,交替抖动6、7层揽风绳,又给了井架一个水平干扰力,最终使井架失去了平衡。在标高约50米处向东弯曲,随即扭转向西偏北30度折断坍塌倒地,砸向附近的施工现场,井架上的15名民工,当场死亡12人,重伤3人,重伤人员因抢救无效又死亡两人,地面施工的工人被砸死两人。
这是一起典型的指挥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指挥,麻痹大意,不负责任,无视安全工作规程所导致的恶性事故。
据有关部门随机抽样10年来生产事故统计显示,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触电、高空坠落、交通、机械设备等4类事故最为频繁和突出,后果也最为严重。
10年间触电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8%,死亡人数占43.9%,重伤人数占17.4%;高空坠落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3.5%,死亡人数占9.1%,重伤人数占27.5%;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0.16%,死亡人数占9.1%,重伤人数占14.5%;机械设备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死亡人数占6.1%,重伤人数占7.8%。
以上4种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68%,重伤人数占重伤总人数的67%。此外,由于倒杆、灼伤、物体打击和起重伤害等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也居高不下。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岂能视同儿戏?
不容否认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漠视个体生命价值和践踏生命尊严的劣根性。安全事故,是现代社会的草菅人命,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隐痛。
有关专家分析:信息不畅,疏于管理,以致对一些长期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是众多事故在毫无防备情况下发生的原因之一。
法律法规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是大量安全生产隐患长期合法存在,治理整顿无法可依的原因之二。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是安全隐患长期存在,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三。
难道只有用鲜血和生命才能唤起我们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对生命尊严的关爱么?
防范和杜绝安全事故,应该要有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
安全生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次的麻痹大意和违章违纪,足以让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安全前功尽弃,付诸东流;更能让好人一生平安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
今天,超前预防性持续改进已经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它要求人们从本质上来认识事故,做到超前防范、临危能应。
我们坚信,除不可抗力,一切事故都可避免。
第三集 永恒主题400年前,一位叫徐霞客的地理学家在饱览了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壮观美景之后,顺流而下,曾作过一段描述。他写到:螳螂之水,自九子母山之东破峡北出,转而西绕山北面坠峡,峡中石又横岨而层阂之,水横冲直捣,或跨石之顶,或窜石之肋,通过一层复腾跃一层,半星之间,连坠五六级,此石龙坝也。
当初这位仗剑走天涯的风流名士,肯定没有想到300年后这里会崛起一座水电站。这种被云南人称为“天火”的事物,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仍令许多人费解——作为中国现代工业文明标志的第一座水电站没有出现在物华天宝的中原大地,也没有出现在冒险淘金的上海滩十里洋场,而是出现在一个被人看作蛮瘴之地的云南,确实是件值得让人思考的事情。
从石龙坝到鲁布革,再到漫湾和大朝山,从中国当时最高电压等级的一条23千伏输电线路到今天贯穿云岭大地的日字型500千伏超高压电网,云南电力工业走过的是一条近百年的路,今天已经成为一个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联接省内各地州并与中国南方电网相连的现代化大电网。
伴随这一历程的,是云南电力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之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是云南电力在笃信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指导下,各类规程、导则、条例、规定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在坚持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所构筑的坚实基础之下,云南电力改革与发展得到了一次次地跨越和腾飞。
早在1951年7月,当时的云南电业管理局就有了第一个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的机构,四个月之后,云南电力系统各基层单位全部设立了安全监察部门,并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从组织上先保证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20世纪八十年代后,云南电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不仅逐步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组织系统,而且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的技术系统,并加大了安全监察和考核的力度。1987年,根据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条例规定,云南省电力工业局明确了各单位行政正职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省局机关、基层单位、班组建立完善了三级安全监察网络。1998年,云南电力明确提出了保人身、保设备和保电网的电力安全生产原则,使安全生产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2003年,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安全生产是云电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零死亡和不发生重大特大设备事故以及杜绝大面积电网停电事故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潮流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伊始就把安全生产摆在了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并以最快的速度颁布了南方电网公司1号令和强化了安全生产的三大规定。这不仅是对电力工业客观规律的认定,而且是在深刻总结了电力工业几十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反思了全球电力工业在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之后所得出的认识,更是在十六大提出实现大型国企重于泰山的社会历史责任以及以人为本的全新的安全价值观。
坚持安全生产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基础地位不动摇,配之以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先进的设备以及安全投入的逐年加大,对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把这些组织和技术的措施比作是一根根线的话,那么云南电力已经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的经线和纬线织就成了一张密实的安全之网,撒在了电力生产的每一个角落。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安全管理不仅走在各行各业的前列,并且可以与世界一流管理水平相比肩。有专家就曾表示:象美国、加拿大那样的电网灾难性事故,绝不会在中国重演。
这样的誓言,不仅仅是基于我们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一种随时警钟长鸣、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工作态度,也不仅仅来源于我们对电力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命线未雨绸缪的牢牢把握,更是源于对中国电力事业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信心。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无法回避一个简单的事实。
那就是,我们仍不敢对安全生产稍有懈怠,仍无法走出“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怪圈。
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依然从安全之网中漏网而出,无法得以根治和杜绝。
怎样才能走出怪圈?
汤因比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在自然社会中与各种困难搏杀而前行的历史。
无论于云南电力,还是于安全生产,我们都需要并期待着一次全新的超越。
第四集 文化基石中国,这个有5000年文明的国度,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她和她的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渊远文明和璀璨文化。可是,今天,当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对现代管理创新的时候,我们却只能去翻阅那些泊来的教科书来寻找关于文化概念的诠释。
而上个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在宣言中却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我们,也同样被一个难题所困绕。这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重要的基础地位,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障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对实现“除不可抗力,任何意外和事故均可避免”的目标,依然心里没底,一谈起安全生产,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执行层,总感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们可以去哪儿寻找智慧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分析报告中得到启示。报告认为: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能够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必须建立安全文化。
按照西方人的解释,文化是一种关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文化是一种长期积淀、不断总结、融入血液的东西。
我们血液里少了点什么?
按照老祖先的说法,文化就是文治和教化。也许我们从骨子里就缺乏一种最起码的对人生命尊严的敬畏和崇拜,缺乏一种对安全思想的关注和认同,缺乏一种于安全生产行为训练有素的教化。
对人最基本的认识,莫过于对人生命权的认识,包括对个体生命价值及其固有尊严的认识,以及个人对家庭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
人,头顶天,脚立地,是天地间最具尊严的生命,在社会发展中被看着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人,自然万物才具有灵性,社会才得以演化和进展。生命因其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无论是对于个体生命还是对个体生命所承担的责任都是神圣的。
1948年10月,《世界人权宣言》第3条就说:人人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第29条同时指出: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因为只有在社会中他的个性才可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安全,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人最起码的道德和责任。
安,不就是屋下有女,全不就是王上之人么?
这两个字,说的就是说的个体的人不仅仅要关注自己的生命尊严,而且要关爱自己家庭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说的就是管理者要知道人是众生之灵,万物之本,要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两个字,说的其实就是要敬畏生命,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承担责任。
基于对人本质的认识,我们才能关注其思想。基于对人生命尊严、生存权利及其社会责任的认识,我们才能理解安全思想的全部意义。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正是从人本观点和人文关怀出发,电力行业才确立了人身死亡零目标这样一个近乎严律和苛刻的指标。并且把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放在安全生产的第一位。
只有在实现保人身的基础之上,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保电网和保设备安全的目标。
如果说,保人身是企业对员工生命尊严的关爱,那么,保电网和保设备的安全就是员工对企业应尽的基本职责。
在关注思想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关注行为。云电需要员工在一种人本文化氛围里采取正确、合理、自律、规范的行为。事故的发生,4%源于人所不及的不安全状况,96%的事故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关系员工生命和社会责任的电力生产领域,我们迫切需求消除所有的不安全行为。行为文化需要电力系统每一位员工遵守一贯的制度,同时,也给员工在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它需要每一位员工训练有素地去思考问题,按规范做事。
在这个深刻变化着的时代,云南电力不仅正在进行着一场体制、机制、科技、管理的创新,而且正进行着一场文化的创新。兴企报国、追求卓越已经成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这需要我们不辱使命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需要我们把云电集团塑造成为一个卓越的电网经营企业,需要我们把云电集团建设成为员工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那么,我们每一位员工呢,对于生命,对于家庭,对于企业,对于社会。我们怎样履行肩头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也许,我们可以举起右手,说:我庄严地承诺和声明,我感谢生命赐与我的尊严,感谢家庭给我的温暖,感谢企业给我的关怀,在工作中,我将坚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安全生产宣传片解说词之二:孝柳铁路公司安全生产8000天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火车轰鸣由远而近】2010年9月27日18时,当我们迎来共和国61岁华诞的时候,从山西革命老区------吕梁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山西孝柳铁路公司实现安全生产8000天!
8000天!
22个年头!
标志着孝柳铁路公司安全生产再次跃上了一个新的巅峰,也标志着一座新的里程碑在孝柳铁路公司发展史上再次耸起!
8000天安全长周期,对于地处山区,坡大沟深的地方铁路来说可能永远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那么,孝柳铁路公司是怎样把“可能”变成现实的呢?让我们深入荣光的背后去调查、去感知这家地方铁路公司为此而付出的一切吧:【推出片头】纪录是这样创造的----孝柳铁路公司安全生产8000天纪实孝柳铁路东起有“山西母亲河” 之称的汾水之滨的介西铁路孝西车站,西达“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的黄河之畔的优质主焦煤重镇柳林。
作为立项、开工、运营较早的合资铁路,孝柳铁路公司可以说面临着硬件设施“先天不足”,队伍素质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但是历任领导却都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大打安全攻坚仗这条奋起之路,始终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首中之首的战略位置,始终把安全发展当作公司“天字第一号”工程来抓,立足“稳”、确保“安”、突出“优”,正是这样的高度共识,正是这样的持之以恒,为这里安全生产8000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集为安全铸就“硬环境”
孝柳铁路营业总里程近116公里,跨越谷地、河流、山脊等诸多复杂的地形条件;桥梁总长就达到 11.2公里,隧道总长10.4公里;这些数据似乎都在默默诉说着安全生产的艰巨;自1988年算起,孝柳铁路建设和运营已逾22个年头,这22年可以说历尽曲折,写满沧桑。
这里的主要技术装备无一不经历了一个从简陋、低技术含量、人工手动到现代化、高技术、自动化的变迁:通信设备曾经是50、60年代的共用式总机电话、架空铁线,信号设备则是臂板式和色灯,供电方式更是由各站就近接入民用电源的,动力设备则是从租用蒸汽机车开始的……这种简陋和低技术含量,无疑使公司承担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和安全压力。
为此,在孝柳铁路安全、技改投入上已形成这样一个共识:无论经营形势如何变化,与安全相关的设备投入一分都不能少,一分也不会少,一分也没少过。
这不仅是公司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更是在创造安全生产的“硬环境”!
因为,高投入带来的除了铁路运能、运力的增长,更在于整体抗灾能力的提高!
年货物运量继1999年突破百万吨之后,2003年达到500万吨,2007年突破千万吨大关;与此同时,全路通信设备、信号设备、道口预警设备、桥隧改造和机务改造也相继完成:通信设备1997年部分改造为数字电话,2002年与山西铁通共同投资实现了光缆通信;信号设备2007年全线11个站区实现计算机联锁后,2008年9月13个车站全部实现计算机联锁;目前,交直交电源已成为全线所有站区工作和生活的主要供电电源;动力设备到1994年实现自购蒸汽机车,2002年完成内燃机车的换型, 2007年6月电力机车投入运用,已实现了与国铁的成功对接!
从2007年2月第一台电力机车SS38058开进孝柳到如今,14台电力机车正在为吕梁老区的跨越发展建功立业!
如今,孝柳铁路正在形成年发送2000万吨的运输能力, 汾西矿业、霍州煤电、华晋焦煤、大土河焦化、中吕铁煤焦、东义煤气化、中钢集团、朱家店煤矿、吕梁煤运等60余家客户正在依托孝柳线快速提升着自己的实力。
目前,在董事会的决策下,公司正在进行上市的调研工作……第二集为安全实行“大换血”
说到安全生产8000天记录,我们不能不提到孝柳人引以自豪的铁路电气化改造,从安全意义上解读,这就是为安全“提档升级”的一次大手笔、一次大实践、一次大换血!
孝柳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是为满足孝柳线扩能增量的需要而进行的一次全面性设备改造,涉及全线13个车站及轨道、桥梁、路基、房建、电力、接触网、通讯、牵引变电所等项目的改造。
从一马平川的孝河两岸到崇山峻岭的吕梁山脉,从沟壑纵横的离柳矿区到山地丘陵连绵起伏的中铝新区,在116公里长的战场上摆开了一字长蛇阵般的阵势。
……战风雪、斗严寒,抗洪涝、顶酷暑,打隧道、扩站区、建电站、换轨枕,百里孝柳线就如同一个挥洒豪气的舞台,让孝柳的这般铁汉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荡气回肠的惊心动魄,数千名建设者用胆略、智慧、汗水甚至生命勾画出了吕梁老区最恢弘的一幅群英图!
在具体施工中,这项浩大的工程采取分标段、区段逐渐联通的改造方式,目的就是既快又好更加安全经济。
2006年9月1日正式开工后, 2007年6月29日顺利开通三角庄~中阳区段,2008年6月29日顺利开通东槽~三角庄区段,2008年12月30日顺利开通中阳~穆村区段,至此孝柳铁路全线东槽至穆村十三站十二区间212.19Km电气化贯通运营!
电气化改造,“电“是关键。
三角庄、离石两个变电所,三角庄站、柳沟两个分相所担负着孝柳全线的机车用电供电任务。
为此在改造中他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两个变电所应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及技术,进线、主变、馈线100%备用,并可实现失压、故障情况下自动投入,采用先进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对设备采取多种保护,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和行车安全;针对孝柳线路坡长路陡的特点,两个分相所采用了自动过分相设施,实现了机车过分相不间断带电运行,保证了机车运行的速度和可靠性。
新建的中阳配电室担负着东槽站至离石站10Kv贯通线的供电任务,2009年12月17日投入运行后为保证孝柳线10Kv电力线路可靠供电打下坚实基础。
昔颉岭隧道位于孝柳线45km+918m处(会沟至三角庄间),全长785m,隧道内线路平面成“S”型反向曲线,纵坡为小人字坡,隧道最大埋深50m左右。
1993年12月28日投入运营以来,先天不足加之使用年限增长,隧道病害也不断加剧,已严重影响到了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正常运输秩序,虽采取专人巡守和限速慢行等措施,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为彻底解决昔颉岭隧道病害问题,为了电气化扩能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铁道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公司投资4154万元于2007年5月21日正式开工,一年后,新昔颉岭隧道胜利贯通,病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009年12月,孝柳铁路电气化改造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天,当我们坐着列车驰骋在孝柳铁路的时候,对变化的感悟的确不少,听到的看到的不仅是“提速”、“增效”两个词所能囊括,还有“科学发展”、“生态保护”、“低碳经济”、“安全为天”、“作风转变”等等,而且,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与自然,丝毫没有人为雕琢的痕迹。
第三集为安全打造“铠甲”
孝柳安全天数攀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设备投入的大力度和检修力度的大动作,因为对于铁路人来说这无异于一枚硬币的两面。
尤其是随着电气化改造的完成,客户的增多,运力的增加,列车速度、密度提高,路外伤亡的压力,安全隐患和安全威胁再次向孝柳袭来,为此,到任还不满两天的总经理乔亮早已把办公现场摆到了孝柳百里铁路线上,他与一线巡道工、跟列车司机、还有站段长们共同望闻问切,为安全问计。
于是,以大机清筛捣固、机车电子添乘仪安装、轨道衡超偏载仪上马、电力起重轨道车购置为重要标志,一场以推广新技术、应用新装备、优化安全生产环境为内容的科技保安全攻坚战再次在孝柳线打响!
实际上科技保安全一直以来就是孝柳安全主旋律中的一个和谐音符!
孝西至东槽站间是孝柳线到达和发送货物的必经之路,是全线运输和承载力最高的线路区间。
为了提高设备安全保险系数,遵循公司“超前预想,超前控制”的原则, 2002年4月就进行了轨道大修施工,将东槽间9.5公里线路50公斤/米轨换成60公斤/米钢轨,更换混凝土轨枕1万多根。
2006年以来, 60公斤/米新钢轨、新Ⅱ型轨枕、Ⅲ型桥枕、XⅡ型轨枕相继在全路更换完成;孝柳线1km+250m与476专用线联接处有 “西部咽喉”之称,自1988年开通临运以来,进出孝柳线的列车一直按调车信号办理,通过公司多方努力2001年9月19日成功打通, 1km+250m处终于按设计拨接到位,困扰公司14年之久的老大难得以解决。
道口是路外事故易发地段,也是确保运输安全的重点环节。
孝柳线建设初期形成正式无人看守道口共有28处,随着孝柳铁路运量逐年递增,行车速度的逐步提高,行车密度的逐渐加大,道口路外伤亡事故不断发生,为保证运输生产的安全,自2001年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道口或土道口予以取缔、改造,截止目前,共完成了13处平改立工程,取缔了2处正式平交道口,新增了1处监护道口,极大地消除了对运输的安全构成的威胁。
东槽站在2002年将1道由450米延长到750米时,是当时孝柳线第一条能够办理整列到发的线路,曾经是轰动一时的一条新闻;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以这个车站为范本来解读孝柳铁路车站技术、规模不断换代升级的跨越历程:2003年,实现计算机联锁;3、4道具备编组整列的能力;2005年,增设5、6道;延长了货1、货2道,具备整列装车的条件;2008年,新增7、8、9道,既有5个股道由原来500多米延长到1000多米,东槽站拥有了有效长达960米以上的股道9条,300米装车货物线3条,工务和电力马力车库线2条,取消避难线,具备6000吨列车的编组能力!
东槽站、石庄站、小景站、会沟站、三角庄站、枝柯站、柳沟村站、中阳站、朱家店站、离石站、王家会站、柳林县站、穆村站这13个站,如今正在支撑着这里运力的增长和安全的持续稳定!
目前,离石、穆村站还安装了轨道衡,小景安装了超偏载仪、东槽上马了列尾检测等现代化的装置……第四集为安全“创新管理”
著名的“木桶理论”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决定木桶盛水多少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一块木板。
这个理论正好与总经理乔亮的“安全新思维”不谋而合,乔总认为:“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为了孝柳的科学发展,必须要强基固本,把安全工作始终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抓住根、抓实本”。
这实际上也是孝柳铁路8000天一以贯之的安全管理理念!
正是通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贯穿全程、关键落实”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使短板变长,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安全管理新时代!
安全生产说到底是制度的执行,规范的落实,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是对责任的一种担当。
为了能够科学、有效地抓好安全工作,孝柳铁路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为指导,用高标准的要求定位目标,用讲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不懈怠的精神推进落实;坚持“干实事、讲实话、肯吃苦、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把“安全第一”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实到这里的分分秒秒。
在这里,涉及安全、技术、经营、基础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近30种规章制度的考核奖惩理念就让每个人时刻记忆犹新: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公司的稳定发展,没有安全就没有员工的经济效益;在这里,对安全工作过失人员的处理中的“三丢五不论”让任何人都会振聋发聩:让其丢面子、丢票子、丢位子,而且不论以前贡献多大、不论职位多高、不论资历多深、不论关系多广、不论后台多硬!
因此,在这里,凡事只要有安排,就有监督、就有考核、就有奖惩;因此,在这里,当下发现的安全隐患,当下落实整改措施、当下整改责任人、当下整改时间和复查人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是历史车轮前行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远不倒的灵魂。而在孝柳人看来:“改革”、“创新”就是他们人本管理,科学发展的两个最核心词汇。
为了实现安全、经济、科学发展,孝柳铁路公司坚持从基础做起,从规范做起,着力推进机构改革:成立不久的技术部、计划经营部,新设立的车务段就从根本上完善了公司的“三级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基建大修管理缺失无序的难题,根治了机构设置中裁判员、运动员角色纠缠不清的死结,理顺了上下左右的关系、明确了各自的责任,进一步转变了干部职工的陈旧观念。
如今,公司“三级管理模式”已经显示和发挥出了巨大的效力:仅技术部在筹备阶段通过对公司大修计划中“增加计轴轨道电路改造”这一项目审查论证,就使公司减少支出100余万元;……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同样是创新安全管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司领导不断加大深入运输生产一线的力度,在提高调研质量和及时解决安全问题上下功夫,每周一进行安全生产交班会,每月召开公司安全委员会议,同时还不定期的召开宣传安全委员会及公司安全电话会议,对公司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处理和解决,从而提高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质量;紧贴现场生产需求,把班组长、安全薄弱岗位职工作为培训重点,使之熟练运用所在岗位的新设备,先后组织机车司机赴宝鸡进行了机车转型培训并都取得了驾驶执照,对电化主要工种都进行了岗位培训,并积极开展各工种技术比武,从而不断提升了职工的职业技能;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加大安全督查的力度,2010年以来就先后分三个阶段开展了营业线施工安全、机车车辆制动系统及列尾装置,线路质量防洪设施,货物装载、道口和路外,应急救援,LKJ数据管理及分路不良、车务防溜,环保整治等9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围绕货物超偏载卡控等一系列难题,紧盯现场操作,严格标准化作业,重点对砝码校磅,跟车监装,核算成本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卡控,有效地杜绝和减少了“超载、偏载、偏重”安全隐患的发生;正是这种壮士断腕般的执行与落实,正是这种雷声大雨点更大的雷厉风行,使这里,安全的警钟时刻在百里铁道线上长鸣!
第五集安全文化的魅力在孝柳铁路公司采访的日子里,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安全不仅是孝柳铁路持续健康发展的“擎天柱”,更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让每个人都无法抛开的信念!
如今,公司广泛开展的“读一本安全生产知识的书、提一条安全生产建议,查一起事故隐患或违章行为,写一条安全生产体会,做一件预防事故实事,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接受一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忆一次事故教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签名为内容的 “十个一”活动已经成为这里最美的一道风景,已成为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孝柳安全文化!
而且,这种安全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公司常年开展“安全月”、“安康杯”竞赛、“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等安全教育活动;工青妇、家属区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手段的安全警示、宣传,都在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就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安全就是孝柳最重的生命”这种人本安全观已成为这里的最强音!
公司党委书记张明说:“构建和谐孝柳,安全孝柳是基础,党组织同样要负总责,党员队伍同样要发挥榜样作用,广大职工同样要发挥主体作用。”
为此,他们始终把稳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随着安全生产的稳步推进,公司经济效益连年递增,职工收入也以每年14%的幅度递增,2009年职工人均工资收入达到47139元,逐步将职工岗位工资水平提升到了路局标准。
与此同时,公司认真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每年为职工办五件以上实事、好事,率先在吕梁首家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实施了《职工带薪年休假管理办法》;彻底解决了小景、会沟、三角庄等车站吃水难等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经常性组织职工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如春风佛面,恰冬日阳光,温暖着职工,感动着家属,推动着安全……安全8000天,几度奋斗歌。
面对8000天,他们感慨,他们感恩,他们感谢!
地处路网边缘和神经末梢的特殊位置对孝柳自身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但孝柳人记得:每前行一步肯定会有省、部、股东双方和各级领导的身影:安全不稳时出谋划策,任务亏欠时实行倾斜,设备更新时积极投入,企业有难时帮助协调,班子调整时壮胆撑腰;但孝柳人记得:在企业发展的每一页,历届领导们情系安全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每一时期,每一阶段,他们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都为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孝柳人清楚:8000天这座安全大厦还源于每个孝柳人的坚守与严谨!
……8000天,一条漫长的安全之路;8000天,一条七彩的辉煌之路;22个年头,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22个年头,一段荡气回肠的记忆;对于孝柳人而言,这条路写满了艰辛,流淌过泪水,更洒满了汗水,涌动着热血;从这段记忆里,我们读懂的不仅仅是“安全”二字,还有创新、坚守、发展和文明:孝柳铁路的年货物发送量正以百万吨的速度递增,2007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之后,2008年完成1136万吨,2009年完成1275万吨,2010年上半年已完成货物发送量700.4万吨!
公司因此捧回了沉甸甸的荣誉:连续六次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连续多次获得“省属企业精神文明单位”、 “铁路系统运输业投入产出先进集体”、“山西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总经理乔亮同志还被授予“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家”称号;截止2009年底,公司胜利实现第二十一个安全年,名列山西合资铁路之首!
2010年上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消散,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经济环境,团结奋进、苦干实干的孝柳人又一次书写了企业发展史上意义非凡的跨越:完成货物发送量700.41万吨,同比增长了2.39%;完成货物周转量77156.1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了12.42%;实现运输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了26.11%;实现利润总额1863.13万元,同比增长了42.85%。
一位哲人曾这么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只有你真正认识到安全的价值,真正有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你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你的家人负责,对企业和单位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孝柳铁路公司8000天的核心价值也许更在于此!
【特写火车 轰鸣由近而远】【字幕上飘】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低价制作各类真人广告录音,专题片配音
复制微信号
- 上一篇: 珠海经济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宣传配音短片
- 下一篇: 上海宣传片解说词宣传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