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以来,我们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的指导下,狠抓文明创建工作,使之成为凝聚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连续两年财政收入以高于30%的比例递增,1996年比1993年净增8428万元。截止1996年底,全县17个单位获县级文明单位称号,占总数的62.9%,3个单位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占总数的11%,1997年2月县财政系统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全县唯一的文明系统。回顾创建历程,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转变观念,摒弃错误思想,营造创建氛围
前些年,由于受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财政系统少数干部职工思想消极,情绪低落,工作滑坡;部分领导片面强调经济指标,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认为“财政工作数字落脚”,各项指标完成了,“先进单位”的荣誉就到手了。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低下,干部职工思想素质不高,经济任务的完成也较为吃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深深地感到,人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否则将会涣散思想,瓦解斗志,贻误工作。在省、市、县党委、政府提出开展文明创建的要求和目标以后,局党组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抓住文明创建这个契机,以文明创建工作促精神文明整体水平的提高,促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动员全系统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系统的创建活动,树立财政系统新的形象。针对系统内干部职工思想实际,我们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思想转变。从抓干部职工的学习入手,促其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分期分批组织机关人员、财政所长、财政专管人员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会议精神,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大家正确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学习省、市创建文明财政系统的精神及对我县财政系统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从而使大家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工作所面临的任务更加明确。
二是组织参观考察。1994年5月,我们组织全县基层财政所长和局机关各股室主要负责人到最佳省级文明单位大悟县城关财政所参观。通过听经验介绍,到实地考察,使参观的同志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了文明创建的作用,拓宽了视野,消除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错误观点,增强了开展创建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剖析内部问题。通过转变思想、外出参观学习,全系统干部职工对照先进找差距,发现问题查原因,广泛开展了自查、自纠。针对内部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环境的脏乱差,纪律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剖析,并进行针对性整改,从而使全局上下思想更统一,士气更高涨,工作劲头更足。
二、找准目标,建立优良机制,夯实创建基础
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使我们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前跨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我们从夯实创建基础入手,认真制定创建规划,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创建运作机制,使创建活动得以逐步展开。
首先,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
制定文明创建活动规划,是创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文明创建的质量和进程。为此,局党组把这项工作拿在手上,组织班子,指定专人负责,参照先进的作法,依照省、市、县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我县财政部门实际情况,拟定了《汉川财政系统文明创建规范(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基层财政所、机关各股室,让大家开展讲座,切合实际,事断充实,使之更加科学完备。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团结奋争,保级争上,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创建规划。这个规划分三步实施到位:第一步(1994—1995年),重在打好班子建设、干部职工建设的基础上,争取50%的单位争创县级文明单位,10%的单位上“市级文明单位”;第二步(1996—1997年)为巩固提高阶段,逐步实行干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争取10%的单位上“省级文明单位”,20%的单位上“市级文明单位”,80%的单位上“县级文明单位”;第三步(1998—2000年)为稳定发展阶段,达到“省级文明单位”标准,逐项检查全面抓落实,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其次,我们从强化管理入手,建立良好的创建机制。
文明创建工作能否持之以恒,卓有成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措施是否得力,机制是否完善,因此,我们着力建立了创建机制。
1、建立领导机制。按照“一手把抓两手,一班人抓两手,各级领导共同抓”的思路,县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七人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人事教育股负责日常工作。各基层所相应成立了由所长任组长的专班,建立和健全了创建网络。
2.、建立运行机制。人事教育股每季度召开专题汇报会,摸清各所的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与调研股一起经常深入到基层所调查研究,进行现场指导和协调。对进展不快的基层所,限期整改,督促落实,要求各基层所建立文明创建的档案。
3、健全约束机制。我们健全了干部大事申报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十公开”、“十不准”、财务管理制度、周转金管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来约束财政人员的言行,规范办事程序。
4、建立奖惩机制。我们一是设立“文明创建活动奖励基金”,对被授予县级、市级、省级文明单位的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的奖励,并一次性发给相当于干部一个月工资总额的奖金;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相应的发给一定奖金。二是将文明创建纳入年度财政工作目标责任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和升降的重要依据,对那些在限期内达不到文明创建目标的单位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或调高责任岗位,直至免职的处分。同时,实行“文明创建一票否决制”。没有在规定的时期内达到文明创建目标的单位,一律不得参加系统内、外的评选先进活动。
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县财政系统逐步形成了创建热潮和竞争态势。
三、依托载体,赋予实在内容,推动创建深入
如何把文明创建做“实”、做“活”,是反映创建工作成效的关键。我们依托各种载体,给创建工作赋予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内容,认真开展教育培训和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把文明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第一,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人的素质,直接反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培养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
1、抓基本理论教育。从1994年起,我们利用每周六的学习日,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双学”活动,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读书活动,采取自学、请党校老师专题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做到学习有考勤、有记录、有笔记、有心得。在党员中,开展“三比、三查、三看”。即“与入党前比,查理想宗旨看信念是否动摇;与党章标准比,查党性观念,看有无违纪违规行为;与身边的优秀党员比,查服务思想,看贡献大小”。通过活动的开展,做到了用特色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章》规范言行。我们局机关连续两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最佳中心理论学习小组”。
2、抓职业道德教育。根据财政干部三年全部轮训一次的要求,我们把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开展“五爱教育”,教育大家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人民、爱岗位,使大家自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坚决抵制赌博抹牌和封建迷信活动。
3、抓遵纪守法教育。我们利用春节集训和“三五”普法教育,请政法战线的领导进行法纪教育,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免疫力,加强了广大干部依法护税,秉公执法的自觉性,为遵纪守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抓文明用语教育。语言是开展财政催化剂,也是单位和个人形象的“晴雨表”,我们把文明用语教育作为创建的头等大事来抓。文明用语订在填上,编成小册,人手一份。尤其是里潭财政所,人人都过背诵关,不能背诵的人员不能上岗。这样一来,使广大干部职工熟练掌握了这些基本用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使用文明语言。
第二,开展各类活动,树立自身形象。
几年来,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增强财政干部敢于争先、争创一流的意识,树立了“团结开拓,服务兴财”的自身形象。
一是开展卡拉OK比赛和象棋、围棋、乒乓球、篮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大家的竞争意识,体现努力拼搏的进取精神,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自行创作反映财政干部生财、聚财、理财、乐于奉献精神的行业歌曲和自编自演的小品,参加省、市、县演出,受到上级部门、领导的表彰和肯定。
三是举行巡回演讲活动。把学习孔繁森、吴天祥的活动与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结合起来,树立“扎根基层,立志农税”的财政专管员严晓雄、“清政廉洁,乐于奉献”的办公室主任冯中爽等五位典型在全县财政系统进行巡回演讲,弘扬正气,大刹歪风,激发大家奋发向睥热情,使大家深受启发和教育。
四是开展竞赛活动。全系统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的主题竞赛活动,强化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改变了过去“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马口财政所成立了会计服务组定期上门服务,辅导业务,融洽了部门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以服务促管理的目的,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近几年,我们财政系统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部门和单位,与上级组织的要求相比还相差很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措施,为早日建成“省级文明单位”而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为汉川撤县建市添光彩,献厚礼。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低价制作各类真人广告录音,专题片配音
复制微信号